欢迎来到365招生网-天天招生网!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798819551

位置:365招生网-天天招生网 > 新闻资讯 > 教育新闻 >  你的家庭是否“10分”健康

你的家庭是否“10分”健康

来源:365招生网-天天招生网

2017-07-24 09:54:11|已浏览:442721次

 有人的身体有健康指数,环境是否安全也有环评指数。人怕体质不好、弱不禁风,一个家能否经得起内忧外患的“风”,以下10个方面可以用来把脉,了解一下我们家庭的健康状况。

    1.有一股浓烈的“家”的味道

    2.家人有共同的目标

    3.有家风、有传统

    4.有齐聚一堂的时间

    5.人人负责、互敬

    6.有良好的沟通

    7.充满互信的气氛

    8.给孩子难忘的童年

    9.能够面对问题、克服困难

    10.有共同的精神生活和强烈的凝聚力

    互动共处,酿造家的味道

    有一股浓烈的“家”的味道

什么是家的味道?回想我们的童年,放学一回家就闻到妈妈做的饭菜满屋飘香,这可能是最基本、最原始的家的味道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里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我最喜欢吃妈妈烧的某一道菜”。但是现代许多家庭是不开伙的,或者在外面吃饭,或者买订送上门的外卖,孩子长大后这一部分的记忆很可能是空白的。

家的味道也许是布置得很温暖的环境,是挂在墙上的家人照片。有些人也许会说我家的味道就是“乱”,“金窝、银窝比不上我的狗窝”,就是这样的味道让人放松、不需要虚假、能做自己,吸引人下了班就奔回家。

“家”的味道不只与住处有关,更关乎住在家里的人,关乎是否有人为你打开守候的灯光,期盼着你回家。

    家人有共同的目标

家人有共同目标,可以帮助每一个人投入家庭事务,加强全家人团结、凝聚的心。全家为完成同一个目标或共度一个危机而努力,才愿意忍受过程中要付出的代价。

例如,很多年轻夫妻愿意接父母来同住,然而并非老人来了放下行李便能三代同堂、和乐融融,需要三代人彼此磨合不同的文化与生活习惯。我的做法是先与先生和孩子沟通,做好各方面的心理准备,邀请他们帮助我,三代同堂就成为我们的共同目标。

    有家风、有传统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有人强调以义传家,有人则强调忠孝节义,我们的家总是以喜乐与感恩为重。所有的仪式,都是人与历史的重要联结,借着不同的节庆与家人的生日、纪念日等重要日子,来庆祝一些事、纪念一些人,互相送礼、彼此感恩,就有了一个家的传统。

    有齐聚一堂的时间

现代人在家的时候不多,即使在家,要么一人一房闭门不出,难以共聚一堂;要么人手一台手机,彼此间可以完全没有互动。有的家庭即使吃饭都开着电视,甚至一人端一碗饭离开餐桌坐到电视前“速战速决”。手机和电视占去太多的人际关系时间,家人之间敞开沟通、彼此倾听的宝贵时间和空间,全被粗糙地浪费掉了。

共聚一堂是建立家庭关系的最后堡垒,在这段时间内家人要有互动,全家人把眼睛锁在电视上不是共聚一堂。在放松的气氛中一起吃饭,在交谈中分享,在分享中建立关系,这样宝贵的共聚一堂时间需要主动规划出来,绝不能指望“碰巧”聚在一起。观念上先要看重,才会主动规划。若不坚持,很容易就会被挤走,被抹杀。

    互信互敬,疏通交流管道

    人人负责、互敬

据媒体报道,台湾有的小孩玩手机游戏花掉几万台币,而且家境并不富有,父亲赚钱十分辛苦。有的年轻人20多岁了还完全没有独立生活所需的技能,而且花钱如流水,父母急得直跳脚。

孩子为什么不负责任,为什么不懂得体贴父母的辛苦?问题出在父母一直没有教他们如何负责任。责任感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学习和操练。从来没锻炼过的肌肉挑不起斤两,被父母百分百满足的孩子负不起责任。智慧的父母不是一味供应孩子的需要,而是适度地供应、适度地交出。

传统的中国男人认为,让儿女衣食无缺才是成功的男人。有的父母用溺爱来剥夺孩子的生活能力,自己辛劳一生,孩子一直长不大。小时候可爱,问题还不明显,20岁吃奶嘴,谁都受不了。因此需要教导孩子人人有责的观念,家事要分担,物件要收拾、爱护。没有负责任的心,遇事容易推托,还容易怨声载道。

互敬是大人与大人、大人与小孩之间的彼此尊重,这是最直观的家庭健康指数。夫妻之间用什么语气说话,妻子怎么对孩子讲父亲,做决定时是否彼此商量,都能看出这个家是不是互相敬重。孩子年龄够大时可以开家庭会议,听孩子的意见,教孩子负责。

    有良好的沟通

亲人之间的沟通,有时比跟外人沟通更难,更容易失去耐心。父母要做个好的倾听者,在倾听孩子说话时不指摘、不取笑、不打断,不急着发表高见,也不自我辩护。不要一边教小孩功课或做家务,一边接电话,既对孩子表示尊重,也避免深层沟通时失言造成伤害。

善于沟通的父母,不选择疲倦、生病、心情不好时讨论一些会引起争论的事,而是尽量用鼓励的心多赞美、多感谢,用赞美和奖励而非处罚来投射你的期望,帮助对方打开心门接受建设性的建议。

    充满互信的气氛

成立家庭、碰到试探、发生危机时,就是体会信任的伟大力量之时。人与人因爱而生信,但当一些主、客观环境的考验进来时,却很难在爱里保持彼此单纯的互信。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男主角问了女主角三次“你相信我吗?”第一次是带着她爬出船的栏杆,让她闭上眼,伸开双臂,作出那著名飞的姿势。第二次是宝石项链从男主角口袋里被搜出时,女主角对他的信心受到考验。最后船撞冰山开始下沉的时候,男主角第三次问女主角:“你相信我吗?”

我们对配偶的信任有没有到这一步,相信对方忠贞不渝,相信自己快摔下时对方会接住,相信必要时他会把浮板让出,宁可自己沉下?提高这个家庭健康指数的关键,是问自己有没有让对方信任的条件。每个人在言行上能做到让对方信任,这个家就有希望了。

    同心合力,延续家族传统

    给孩子难忘的童年

为子女创造难忘的童年,是共建家庭回忆的一部分。有的父母因为工作忙,常把这一部分拱手让给保姆或培训班老师。好像同样是一个小时,付钱给孩子学东西,比让孩子和自己在一起划得来。所以,看得到孩子,看得仔细孩子的长相与表情,影响孩子童年的,很多时候不是父母而是保姆和培训班老师。

其实,为孩子创造难忘的童年,不需要很多的金钱,孩子日后比较会记得一家人一起做过的事,而不是数算他有哪些玩具。

生日、家长会、乐队表演、球赛、毕业典礼等重要日子,是孩子长大的里程碑,父母都要参与,为孩子的成长下一个注脚。给孩子念书,带他去公园、海边、滑雪、看博物馆,丰富孩子的童年。带孩子与亲戚相处,加深孩子对家和家族的理解,了解传统与仪式背后的意义。现代人住得分散,聚在一起不容易,若要孩子感情上对亲族之情不淡薄,让传统代代沿袭下去,父母需要刻意预备团圆的环境和机会。

    能够面对问题、克服困难

常言道“家贫出孝子”,很少听到家里困难的小孩怨父母不买这不买那,反而是家境不错的小孩,得来觉得应该,不给就比较容易闹情绪。一个健全的家庭能够面对问题、克服困难,全家人生活在同一个预算上,才可以避免浪费或挥霍。

带孩子共度家庭的不幸,从中学习克服困难的能力。比如亲属过世后事怎么处理,怎么回答孩子有关死亡的问题。全家一起参加丧礼、回乡上坟、忌日追思,都可以让孩子得到感情经验。我先生曾经被裁员,那时孩子上小学,有了一定的数字观念,我们就让他一起面对父亲被裁的问题,配合大人来共克时艰。

教孩子如何面对问题、克服困难,其实是给孩子提供身、心、灵的成长机会。父母通常都会关注孩子的身体和智力,长不高就炖骨头汤,学习不好就送补习班,但在孩子的情绪发展、两性教育、自我接纳方面,很多父母是缺席的。

    有共同的精神生活和强烈的凝聚力

人不只有物质层面衣、食、住、行的需要,共同的精神生活对家庭健康有极大的影响。

共同的信仰和节约环保、简朴生活、尊重生命、爱好和平等价值观,体现在家庭的日常生活里,塑造、改变着每个人的生命,影响着孩子怎么看这个世界。

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凝聚力,会带来家人的共同语言,共同的人际圈,有共同话题,共同做一些义工……可以跨过许多因个性差异而产生的问题,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好像车轮与方向盘对正,便可跑出一致的方向。这力量会吸引人想回家,面对外侮会同心合力,不会彼此拆台。


(作者莫非,系旅美作家,创文书苑主任)家教周刊·父母课堂







❤了解我们更多方面的信息可点击以下链接:

潇洒模具培训网:WWW.DGXSPX.COM

冲 模 学 习 网   :WWW.075588.CN


想了解更多?欢迎登陆横沥模具技术培训学院网站:WWW.DGXSPX.COM   联系人: 香老师  13018609977  QQ:2959822089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