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8783393

真正的咨询情境中,我们如何使用梦?

发布时间:2016-06-23 21:32:41

真正的咨询情境中,我们如何使用梦?

原创  东方心理 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

策划整理|朱琦

美编|贾子莹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往无意识的忠实道路。荣格也说,尽管心理分析有许多方法,但有梦就够了。

实际上,“梦的分析”与“梦的工作”正是心理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与专业实践,也是所有深度心理治疗的基本功。那么,我们从事一线咨询实践工作的咨询师是如何使用谈论梦的呢?

感谢冯建国尹芳许浚徐维东王峘李宝珠高翃陆曦王一冰等可亲可爱的老师、朋友(他们也是专业敬业的心理咨询师)受邀参与了我们的话题讨论。这篇文章正是来自他们的分享,值得用心看。

              





话题速览
 释梦和咨询中的梦的工作有什么不同?
 重视梦和梦的工作,对您的咨询工作或个人生活有哪些帮助?
 在哪些咨询情境中,您会使用梦来工作?
 在儿童青少年咨询中,您是如何使用梦来工作的?
 学员可以通过“梦的工作”课程收获什么?
 如何才能把课程所学更好地运用于生活与咨询?
 在学习、咨询与生活中,您对无意识或梦有过类似“领悟”的感觉吗?可不可分享一个故事?

 
释梦和咨询中的梦的工作有什么不同?


王峘:
在正式的咨询或治疗关系里,不是由治疗师来释梦,而是由来访者来释梦,治疗师根据来访者的联想以及他对来访者的了解,和来访者共同探讨释梦的可能性。真正具有治疗意义的释梦,是来访者自己给出的。

当然,我们在荣格或弗洛伊德的著作,以及后来一些老师的著作里会看到他们对梦的诠释。但是,我认为那是在上课或者是为了讲授,这跟咨询是两码事。上课是老师把自己的理解教授给他人;但在咨询里,只有来访者的答案才是答案,只有来访者的答案才是答案,只有来访者的答案才是答案,有效果的梦的工作应该是治疗师与来访者通过共同探讨得到的,是来访者自己得到了领悟。


因为只有来访者的答案才是答案,治疗师只有自己的假设,他需要和来访者共同探索假设是否正确。治疗师不知道答案,治疗师只有自己的假设如果治疗师告诉来访者,你的梦是这个意思或者那个意思,这时,咨询师实际上变成了老师,他在给来访者一个标准答案。如果给了标准答案,可能妨碍来访者进一步地探索答案,以及探索内心的可能性。

对于梦的理解,可能作为咨询师的我们读过很多书、懂得很多理论,也有很多和梦一起工作的经验。但是对于每一个来访者的梦,我们再尽情地理解也只是一个假设。我们还得根据这个来访者的个人情况和他共同探索,去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咨询师心里可以有一个假设,但它不是标准答案;咨询师也不需要把自己的假设告诉来访者,而需要跟来访者共同探索,然后看看这个假设是否适合这个来访者。心灵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重视梦和梦的工作,对您的咨询工作或个人生活有哪些帮助?


王峘:

对于咨询工作、咨询师本人来说,梦非常非常重要,梦是无意识自我表达的途径。对于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沙盘游戏或自由联想训练的人来说,梦是获得无意识素材的、最直接的方式。就像荣格所说,梦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有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也告诉我们生活中匮乏什么。梦的语言系统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言语系统不一样,所以它需要通过工作,通过咨询工作,或者其他意象工作,这样我们才能够理解它的象征性语言。 


尹芳:
对于咨询师个人生活来说,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理解自己和进行个人成长。
对于咨询工作来说,因为梦是一种无意识水平的交流,更加深刻,它可以帮助咨询师更有效地建立与来访者的关系,更好地帮助咨询师了解来访者。跟言语访谈这种直白的方式或其他非象征的沟通方式相比,梦能够帮助我们更直接地了解来访者问题的根本。 

 

 陆曦:
在咨询工作中,有时候我会遇到一些工作起来很困难的来访者,我的梦可能就会出现一个声音给我指点盲区。在个人生活中,梦可以帮我呈现出更真实的情感、态度,调节补偿我的情绪、情感;对于生活中的事件,梦时常有着比意识自我更高、更独特的视角;梦也具有预见性。

 
冯建国:
通过梦,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内在情结与创伤,更深入地了解内心冲突、症状与问题所在。通过梦的意识化的工作,我们有时可以直接转化创伤、转化症状,甚至达到治疗、治愈。

更重要的是,通过梦可以有效地发现内在资源。梦有时是我们受到了外在冲突、冲击,身心无法承受时做出的一个本能的、自然的反应,梦里可能会直接呈现我们面对创伤、症状、问题的答案。


再有,梦更是一个身心潜能开发的过程。荣格关于梦的经典观点是“梦是一种补偿”。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会过多地使用我们头脑、理性与逻辑思维。但是,梦可以超越这些,在梦里,我们的直觉、灵感、感觉、情感,以及被压抑的部分都会表达。

所以,通过梦的工作,我们内心深处的很多力量可以得到呈现,它们能够得到尊重和意识化。
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心理困扰、心理疾病,它更是一个发现内在自我的过程、实现心灵成长的过程,以及潜能开发、身心转化的深层次过程。 

李宝珠:
我说两个跟梦有关的故事吧。梦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借着它,我的内心变得丰富。我一度通过积极想象,跟我梦中的人物相处。以前,我的梦中有个三岁的小女孩,她很孤独,独自从房间的窗户向外望,看到冬日的萧条。我常常通过积极想象陪伴在她身边,和她一起向外望。后来,我们看见繁花绿树,小女孩欢快起来,而现实中的我,也变得身心愉悦,充满活力。我像梦中的小女孩一样,对世界更加充满了好奇。


梦也是一个好搭档。在咨询工作中,我常常把积极想象与意象体现技术结合起来使用,我有这样一个案例。她是一名中年女性,她来时带来了一个奇特的梦:一个女人被冻在厚厚的冰里。我带领这位中年女性体验在冰里的时候躯体的感觉,她感到她的下腹部有一个冰块。在体验冰带给她身体的冰凉感以及肌肉的僵硬感一段时间后,她开始感到命门发热,腹部发热,之后,身体内外的冰块慢慢融化。我们继续体验腹部与后背的热,她感到周身都是热的,下腹部也一直保持温热。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作方法,有关理论在《意象体现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讲得非常清楚。后来我了解到,这位女性患有子宫肌腺炎,每次例假都会有三天因为痛经不能上班。这次工作之后,她的痛经神奇般地好了。

   

在哪些咨询情境中,您会使用梦来工作? 

王峘:
在哪种情境下(笑),我想,这个取决于来访者,而不是我。如果来访者带来了梦的素材,那么我们可能就对这个梦进行工作。 

陆曦:
如果来访者做了梦,并且愿意和你袒露梦境,就可以使用梦的工作呀。我遇到过一些理性思维和防御比较强的来访者,也通过梦和他们开展过工作,感觉有时候着重探讨梦境变化与生活的种种联系就已经足够了。
 

许浚: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忍不住笑了,我最直接的回答是:“当然,在所有的情境中,我都会使用梦的工作呀!”因为梦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如果一个人想知道自己埋藏的潜能、丢失的内在宝藏、曾经给予自己最大安全感的灵性,还有所有有关一个人命运的信息(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故事为什么是这样的组成、你为什么遭遇这样的处境、为什么特定的困难总是在你身上发生……),那么,这一切的谜底都在梦境之中。所以,我们怎么可能不去重视梦呢?任何想要找寻自己的使命,获得内心的安宁,并且找到为人的乐趣的人,恐怕都不得不重视梦的工作吧。
 

尹芳:
如果来访者带了梦的素材过来,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使用梦的工作;另外,如果来访者希望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也可以使用梦的工作。
梦的工作是比较深入的工作,需要来访者的无意识准备好,有可能他跟咨询师的关系还没有建立好,或者他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自己内心的东西。有时候,来访者即使带着梦的素材过来了,但他不一定做好了准备,他可能把梦当作一个礼物抛给咨询师,想要吸引咨询师,或者出于其他目的。咨询师可以在咨询关系中感觉到和判断来访者的无意识是否做好准备,这之后再来进行梦的工作。
         

 
在儿童青少年咨询中,您是如何使用梦来工作的?

许浚:
与孩子工作会更加自然,因为他会主动告诉你他的梦。当他告诉你他的梦的时候,首先你要非常非常认真地倾听。在古代,孩子们会做与集体有关的梦,他们更靠近原型,也更靠近上帝保护的领域。孩子们是天使,也是神灵,他们的梦中总是会有很多很重要的素材。

我不会对孩子的梦做出任何诠释,只是用还原法,让孩子把那个梦境真实地呈现。如果他觉得非常困难,也可以请他用颜色,把他的梦涂下来。比如说:“这个梦可以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它呢?”这时,孩子可能就会进入自动涂鸦的阶段,这个过程对他来说很重要。最后,我还鼓励妈妈把他平常的梦境记录下来。

 

徐维东:
一般情况下,我会在儿童游戏工作中问他们:“你有做梦吗?”“昨天晚上有做梦吗?”“这周有做梦吗?”“你还记得你的梦吗?”我会经常有意识地问他们,想看看他们的梦和他们此时此刻的状态是否吻合,或者说,想看看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目前并未呈现或表达出来的信息。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的孩子会说“有啊”,并且会把它画出来。有的则说“我从来没有做过梦”。孩子是处在无意识当中的,他们很真实,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和成人不一样。我会重视孩子的梦,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挖出什么来。

很有意思的是,我工作的大部分孩子都经常说“没有做过梦”。我没有研究过为什么会这样,我会选择相信他们的话,没有纠着询问。

如果孩子提到了他的梦,我跟他交流时,会从“梦中”跟他对话,去理解他的情绪、理解他想说什么。这时,这和游戏本身没有区别,它相当于儿童游戏当中增加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峘:
如果来访者是青少年,我的工作方式将主要是利用这个梦的素材,让这个青少年进行一些联想。通过这个梦,通过他的现实生活,通过他自己对梦进行联想层面的构建,来一起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对于青少年,一般来说,我不太会用意象或梦的工作这一类的方法。

因为我想,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还在发展自己与外在世界建立关系的能力的阶段,我们更需要帮助他发展现实感,让他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建立联系,理解他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冲突,以及如何面对、解决这些冲突。这很重要。这就和成年人的工作目标不同。

成年人,尤其是中年以后的人,他可能已经很好地发展了自己的社会功能,社会化水平比较高,他开始要往内走去,开始要探索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对于青少年,我对他们的梦的工作会从他的联想出发,和他一起与外在世界建立联系。

 
学员可以通过“梦的工作”课程收获什么?如何才能把课程所学更好地运用于生活与咨询?

尹芳:
也许通过这样的课程,我们可以更加知道梦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意义与价值,可能大部分心理工作者还不太重视这部分,浪费了这部分的宝贵资源。第二,咨询师可以通过这样的课程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且学习一项技术。

关于如何更好地运用于实际生活或工作,我觉得首先要先关注自己的梦,记录梦,试着跟自己的梦建立关系。然后,我们通过课程学到的技术,慢慢去了解梦、认识梦。 

冯建国:
“梦的工作与意象体现技术”课程的基础班、提高班,总共有24次课,内容挺丰富。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对于荣格分析以及梦的工作来说,它也是在引领大家入门。

关于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运用,首先是理论的继续深入学习。大家应该结合相关内容与个人兴趣,进行扩展性阅读;尤其荣格关于梦的一些理论、资料。

其次,学以致用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用在对自己的梦的理解、分析上。如果能够约到一个不错的分析师,跟他持续进行一段时间的工作,尤其以梦来工作,这是非常理想的,你将通过自己的梦,理解梦和无意识的语言。这样的前提与基础比较好,你将能更好地理解来访者的梦,并且跟他一起工作。


意象体现是一种特别容易掌握与运用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自己的梦工作,也可以用于来访者。意象体现不是解释,而是通过走进梦,激活梦背后的、无意识深处的力量。一旦这个力量被激活、意识化,并且转化为意识的一部分,身心就已经在变化,症状也就在转化,治疗、治愈也就在发生。通过我们的课程学习,你应该可以比较好地学到与运用。


荣格的梦的工作就稍微复杂一些了。首先,你需要培养对无意识、对梦的基本态度;在此基础上,再去慢慢地感受梦的语言,试着理解梦在表达什么,包括尝试做梦的转化的工作。如此,才会有一个好的开端。

总之,学以致用非常重要,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再回头深入学习理论。为了更好的理解梦,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过来人(分析师)跟你持续进行一段时间的工作。另外,进行梦的工作的督导也很重要。梦的个人督导可以通过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的咨询中心预约,梦的团体督导也在筹划组织了。


 
在学习、咨询与生活中,您对无意识或梦有过类似“领悟”的感觉吗?可不可分享一个故事?

高翃:
我所接受的“梦的工作”训练是从分析体验开始的,之后才是理论。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无意识的强大,并且对它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4
11日,我在“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公众号上整理发表过一次研讨实录:《在“道”的意义上讨论“自性”》。其中有我本人的一系列虫子梦:


【梦一】我看到睡梦中的自己翻身压死了一只圆圆的甲壳虫而没有特别的情绪,我奇怪自己为什么会没有情绪。
【梦二】还是那只圆圆的压死在身下的甲壳虫,现在样子十分清晰,它是蟑螂的颜色、螳螂的形态,我知道它还活着,并且更大、更长。我心中认定那就是蟑螂,打算处理,总得做点什么。我有一点恐惧,但还是不慌不忙地找乳液,因为据说蟑螂不能打,要用乳液糊住。事实上,我对各种虫子都非常恐惧,连虫类沙具也不敢碰,尤其是多足的、黑色的。最近开始禅修体验后,我感觉好了很多。是我的无意识在梦中修复意识中的恐惧吗?
【梦三】与之前隔了两个月,今天清晨我又梦到那只虫子,长大了一点,蜻蜓一样的身体,没有翅膀,方形的头。它什么也没做,我也是。我没有情绪,只是看到它、观察它。虽然现实生活中我一定会害怕,但梦里我并没有太多恐惧。


研讨中,John Beebe老师先问了我对蟑螂的感觉(我说害虫、恐怖、恶心),我是否存在饮食问题,或者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感到讨厌、恶心的人或事(我说没有)。当他问我“你觉得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我想起【梦一】之后不久,我在福利院工作的一个孩子送给我一只巨大的蜘蛛(真的蜘蛛),而且【梦三】中的“方形的头”跟那个孩子很像。

随着探讨的深入,John Beebe老师提出,可能我触碰了孩子的阴影:“你有没有意识到你在帮助一个被很多人拒绝了的孩子,你会搅动他的内在嫉妒?根据莱茵说法,嫉妒是感恩的阴影。自性在尝试把阴影带进咨询关系,为了引起咨询师的关注。他需要你引导他解决嫉妒与恶心的问题。咨询关系中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待在那里解决来访者的阴影,或者说,我们选择忽视它,假装这一部分早晚都会走掉……”


John Beebe
老师对这个系列梦的工作给我特别多的启示,我也特别感慨“安全、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以及陪伴的意义。(编者注:如果此处您觉得意犹未尽,邀请您找回这篇于2016411日发表在“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公众号上面的研讨实录:《在“道”的意义上讨论“自性”》。非常棒!) 

王一冰:
童年时代,有两样东西让我最为兴致盎然:大自然,梦。

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看着身边的树木花鸟,云卷云舒,总是被其惊艳,心里为之震撼:大自然的神奇,生命的更替,是那么纯粹,让人心动。春天老树发出绿到刺眼的嫩芽;夏天肆意生长的繁茂;秋天片片黄叶随风飘落,连风都在谱写着美;而冬天一切静寂下来,生命的枝骨错落印着白雪,好像静静地看着车水马龙。一年四季,自然都在以不同的姿态绽放着自己的美。这是白天。


到了晚上,梦用它跟现实很不一样的语言系统上演一幕幕场景,总是那么令人不可思议。我从初中开始,就把有印象的梦都记在被我称之《Dream Party》本子上,还会简单地配图,现在翻开看到记录和配图,依旧能够回到梦的世界中。与梦相伴,你会有不确定感,但你又安稳地在那里。梦中的体验,好比捡起遗失在光阴之外的激荡,时间的跨越或在时空中转换,那一世的生命瞬息如浮世绘般推至眼前,牵动内心。


从未想过要去探索这片未知的神坛,直至遇见心理分析。当时我是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梦的工作”课程,就像多年不见的至交好友终于可以促膝交谈,特别兴奋。


最初的一个星期,它真的来了,在梦里这个声音告诉我:”这部分很有意思,你记下来吧!”醒来后,我依然记得梦中的场景以及它说的话,与分析师讨论时,这也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点。
可是,在这期间我做梦的频率慢慢降低了,由每天都有梦降到隔两天才有一个梦,那个梦中与我对话的声音依然在。

有一天,在梦里我习惯性地提醒自己记住某些画面场景,那个声音又突然跳出来,玩味十足地说:”一点意思都没有,你别记了,这个不重要。”醒来后,我只记得它说的这一句话。接下来的九个月,我没有再做一个梦。

老师提到过,一个人意识层面防御过强会让人记不住自己的梦。我想,到底是意识想要防御,还是潜意识想要防御呢?顽皮的它,是因为我的贸然暴力分析而不想理我了吗?最初你以为你知道,可其实你什么都不知道。对,就是这种感觉。慢慢地,我放下了对无意识的执念,顺其自然,甚至在接下来两年的心理分析学习或个人分析中都有些回避了关于梦的分析与工作。可我怎么会放弃我的无意识呢?


当不再执念,梦又慢慢回来了,这次它先是试探一样,一周一次到一周几次,最后终于回到以前的状态。

梦回来以后,我心中对无意识的敬畏与谨慎,就像对大自然的敬畏一般。不再轻易地以”不自知”去定义它、分析它。当有一些想要讨论的部分时,也会拿出来与朋辈交流;但我心里知道,所有的讨论也仅仅只是我们浅显又自以为是的调侃罢了,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沧海一粟,因为只有无意识才知道所有。

当你怀着敬畏之心面对自己的梦、来访者的梦,你会好像能看到那把钥匙,看到梦在说什么。你对梦的理解会和以前完全不同,好像发亮的水注入到河流中,闪着波光,我静静看着它流淌在生命中,诉说着自己的故事,那么熟悉,甚至可以嗅到古老的味道。


两百万岁的自性,从来都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只是我们失去与这份古老智慧的连接太久了,而且没有意识。生活中,总是有太多人想要去分析梦、解剖梦,野蛮地想把自己或他人分析出一个所以然来。盲目地追寻外界,迷失在自己的上瘾行为中而停不下来,这会让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自具足的两百万岁的自性也变得遥远而陌生。


是时候停下来,找寻回归我们内在的求雨者。我们学了那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只要回归本心,你就会发现,所有的钥匙与宝藏都在那里。




 
话题参与者


冯建国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候选分析师,大庆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澳门城市大学兼职副教授 

 

尹芳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候选分析师,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候选治疗师,大理学院讲师

许浚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分析师、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治疗师

徐维东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候选分析师,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

王峘

曾任中德心理医院心理医生。英国埃塞克斯精神分析研究中心在读博士,国际沙盘游戏学(ISST)、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中美精神分析分析联盟(CAPA)成员

李宝珠

心灵花园公益项目北京工作站负责人,沙盘游戏治疗师(高级/B级)

高翃
心理咨询师(西安),沙盘游戏治疗师(高级),2014级心理分析专业学员 

 

陆曦

心理咨询师(南宁),沙盘游戏治疗师(高级),2014级心理分析专业学员

 

 王一冰

心理咨询师(北京),沙盘游戏治疗师(高级),2014级心理分析专业学员 



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梦的工作与意象体现技术”网络课程正在报名(课程详情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开课时间718日,报满即止。
基础班、提高班联报,可享每人600元优惠。
5~12
人团报可享每人200元优惠(不限单报或联报)。限30个团报名额,千万不要错过哦!

咨询与团报QQ
128276987(已在研究院任一QQ群的,不必重复加入)
咨询团报微信群梦的工作(咨询团报)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识别添加)

专业交流微信群B梦的工作(专业交流)
如无法扫描二维码添加,请完成以下步骤:

1. 添加客服“东方心理分析院-小田”(微信号:psyheart_tian)为好友

2. 发送“咨询团报”或“专业交流”字样给小田,客服将邀请您加入相应的微信群,您通过邀请即可。
咨询电话:(工作日10001800

朱老师 020-87354983

张老师 020-82514232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